比特幣合約平倉是指投資者在持有比特幣合約頭寸后,通過反向操作了結持倉的交易行為,其目的是鎖定收益或止損,結束當前合約的交易責任。與現貨交易 “買入后賣出” 的邏輯類似,合約平倉通過對沖頭寸,使投資者從合約交易中退出。
從操作方式來看,平倉需與開倉方向相反。若投資者開倉時買入多單(預期價格上漲),平倉則需賣出等量多單;若開倉時賣出空單(預期價格下跌),平倉則需買入等量空單。例如,某用戶以 2 萬美元開倉 10 張比特幣多單,當價格漲至 2.5 萬美元時,賣出 10 張多單完成平倉,盈利部分(扣除手續費)將劃入賬戶余額。平倉操作可手動觸發,也可設置條件單(如止盈價、止損價)自動執行,后者能幫助投資者在價格劇烈波動時及時應對,避免錯過最佳平倉時機。
平倉的核心作用是控制風險與兌現收益。在杠桿交易中,未平倉的合約頭寸面臨價格反向波動的風險,例如多單持有者若遭遇價格暴跌,可能因保證金不足被強制平倉。主動平倉允許投資者根據市場判斷及時離場:盈利時平倉可落袋為安,避免 “浮盈變虧損”;虧損時平倉可限制損失擴大,為后續操作保留資金。例如,某用戶開倉后價格短期下跌 5%,通過平倉止損,僅損失初始保證金的一部分,而若放任風險,可能面臨爆倉(保證金全部虧損)。
強制平倉是特殊的平倉場景,由交易所系統自動執行。當合約賬戶的保證金率低于平臺設定的閾值(如 1%)時,系統會強制賣出頭寸以償還債務,防止用戶虧損超過保證金。強制平倉的觸發通常與杠桿倍數相關:杠桿越高,保證金率對價格波動越敏感,越容易觸發強平。例如,100 倍杠桿下,比特幣價格波動 1% 即可能導致保證金率跌破閾值,而 2 倍杠桿則需價格波動 50% 才會觸發強平。強制平倉可能產生穿倉(虧損超過保證金),部分交易所通過 “風險準備金” 彌補穿倉損失,保護其他用戶利益。
平倉價格的確定直接影響盈虧結果。在流動性充足的市場,平倉價格通常與實時行情接近;但在極端行情下(如價格跳漲 / 跳跌),平倉可能出現滑點(實際成交價格與預期價格的偏差),導致實際盈虧與計算值不符。例如,用戶設置 2.5 萬美元止損平倉,但若價格瞬間跌至 2.4 萬美元,實際平倉價可能為 2.4 萬美元,虧損超出預期。為減少滑點影響,投資者可選擇在交易活躍時段平倉,或使用限價單(指定價格平倉),但限價單可能因價格未達預期而無法成交。
平倉后,合約的相關義務終止,投資者可提取資金或重新開倉。與現貨不同,合約平倉不涉及比特幣的實際交割(現金結算合約),僅通過資金劃轉完成盈虧清算。例如,永續合約平倉后,持倉數據清零,賬戶余額根據盈虧調整;交割合約平倉后,若未到到期日,可繼續持有其他頭寸,到期前未平倉則會被系統按結算價自動平倉。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