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數字貨幣板塊逆勢拉升,板塊內格爾軟件漲停,神州信息、智度股份等多股漲幅超 3%,港股加密貨幣概念股同步走強,藍港互動漲逾 13%。這輪拉升并非偶然,而是國際機構態度轉向、宏觀流動性寬松與監管政策明晰三重利好共振的結果,折射出市場對數字貨幣產業鏈價值的重新認知。
國際金融巨頭立場松動,打開機構資金入場通道,是板塊拉升的直接催化劑。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近日明確表態,允許客戶購買比特幣并正考慮提供比特幣 ETF 投資渠道,即便 CEO 戴蒙仍保留個人質疑,但 “捍衛客戶購買權利” 的立場已實質突破此前限制。作為傳統金融體系的標桿機構,摩根大通的轉向具有強烈信號意義 —— 這標志著加密貨幣正加速融入主流投資框架,此前因 “機構準入壁壘” 壓制的市場預期徹底釋放。歷史數據顯示,類似傳統金融巨頭 “破冰” 事件往往帶動板塊估值修復,此次也不例外,數字貨幣交易系統、加密技術適配等產業鏈環節率先受益。
弱美元周期與流動性寬松預期,為板塊提供宏觀支撐。近期美國政府停擺引發市場對其財政前景的擔憂,美元指數創下近兩個月最大周跌幅,傳統避險資產光環褪色,資金開始流向加密貨幣等另類資產。疊加國內央行開展 6000 億元 MLF 操作維持流動性充裕,市場整體風險偏好回升,數字貨幣板塊作為高彈性科技賽道被資金重點配置。從資產聯動性看,比特幣突破 125000 美元新高形成示范效應,其與美元的負相關性在此輪行情中再度凸顯,進一步帶動 A 股數字貨幣板塊情緒升溫。

全球監管政策明確化,緩解市場長期不確定性。香港金管局透露已收到 36 家機構的穩定幣牌照申請,美國 SEC 則推出加密資產 ETF 通用上市標準,大幅縮短審批周期。監管框架的完善打破了此前 “政策模糊” 導致的投資顧慮,尤其是穩定幣牌照落地預期,直接利好數字貨幣支付結算、合規技術等細分領域。例如板塊內的廣電運通、新大陸等企業,其數字人民幣硬件終端與合規解決方案已適配多地試點場景,政策明確化使其訂單增長預期落地,成為股價拉升的實質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拉升呈現 “產業鏈全鏈條聯動” 特征:上游的加密技術企業(如電科網安)、中游的交易系統服務商(如恒生電子)、下游的支付終端廠商(如新北洋)均有不同程度上漲,反映出市場對數字貨幣從技術到應用全鏈路價值的認可。但需警惕短期情緒驅動后的波動風險,且國內對加密貨幣交易仍持禁止態度,投資者應聚焦于數字人民幣相關的合規產業鏈標的,規避非法交易相關風險。
1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