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貨幣交易市場中,除了 “低價買入、高價賣出” 的常規做多操作,“做空” 也是投資者常用的交易策略,尤其在市場行情下跌時,熟練掌握做空技巧可能幫助投資者規避風險甚至獲取收益。簡單來說,數字貨幣做空是指投資者預期某一數字貨幣價格將下跌,通過借入該幣種并立即賣出,待價格下跌后再低價買回該幣種歸還,從而賺取價格差額的交易行為。與做多 “看漲賺錢” 的邏輯相反,做空的核心是 “看跌賺錢”,是對市場下跌趨勢的合理利用。
從具體操作流程來看,數字貨幣做空通常需要經過四個關鍵步驟,且不同交易所的操作細節可能略有差異,但核心邏輯一致。第一步是 “借入幣種”,投資者需在支持做空功能的交易所中,通過保證金賬戶向平臺或其他投資者借入一定數量的目標數字貨幣,比如預期比特幣價格將下跌,就借入 1 枚比特幣。第二步是 “立即賣出”,借入幣種后,投資者需在當前市場價格下將其全部賣出,假設此時比特幣價格為 4 萬美元,賣出后投資者賬戶將獲得 4 萬美元的資金(暫不考慮手續費)。第三步是 “低價買回”,待目標數字貨幣價格如預期下跌后,投資者在更低價位買回同等數量的幣種,比如比特幣價格跌至 3.5 萬美元時,用 3.5 萬美元買回 1 枚比特幣。第四步是 “歸還幣種”,將買回的幣種歸還至借出方,完成整個做空流程,此時投資者賺取的差額為 4 萬美元 - 3.5 萬美元 = 0.5 萬美元,同時需向借出方支付一定的利息費用(即做空成本)。

數字貨幣做空并非適用于所有市場環境,其主要應用場景集中在三種情況。第一種是 “熊市行情”,當整個數字貨幣市場進入持續下跌的熊市,多數幣種價格呈現單邊下跌趨勢,此時做空可充分利用市場下行空間獲取收益,比如 2022 年加密貨幣熊市期間,不少投資者通過做空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幣種減少了資產縮水。第二種是 “幣種利空時期”,當某一數字貨幣出現重大利空消息,如項目技術漏洞、團隊丑聞、監管政策收緊等,大概率會導致其價格短期暴跌,此時做空該幣種能快速捕捉短期收益,例如某山寨幣被曝光存在詐騙嫌疑,消息公布后價格半小時內下跌 50%,提前做空的投資者可在短時間內獲得高額回報。第三種是 “對沖風險”,對于長期持有大量數字貨幣的投資者,若擔心短期價格下跌導致資產縮水,可通過小倉位做空對應幣種,用做空收益彌補持倉資產的下跌損失,實現風險對沖,比如投資者持有 10 枚以太坊,為對沖短期下跌風險,可做空 2 枚以太坊,若以太坊價格下跌,做空收益可部分抵消持倉的虧損。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數字貨幣做空的風險遠高于常規做多,投資者需謹慎參與。首先是 “價格上漲風險”,若投資者做空后,目標數字貨幣價格未如預期下跌反而大幅上漲,為避免虧損擴大,需在更高價位買回幣種歸還,此時虧損可能無限放大,比如做空比特幣后,其價格從 4 萬美元漲至 5 萬美元,買回 1 枚比特幣需多支付 1 萬美元,且若價格持續上漲,虧損將不斷增加。其次是 “保證金不足風險”,做空交易需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通常為借入幣種價值的 20%-50%),當市場價格波動導致賬戶保證金低于交易所規定的維持保證金比例時,會觸發 “強制平倉”,投資者不僅會損失已繳納的保證金,還可能需要額外補足虧損。此外,部分數字貨幣市場流動性較低,若投資者做空的是小盤幣種,可能出現 “無法及時買回幣種歸還” 的情況,導致交易無法完成,進而面臨違約風險。
最后,投資者在參與數字貨幣做空時,還需做好三方面準備:一是選擇合規且支持做空功能的交易所,避免因平臺資質問題導致資產損失;二是深入研究目標幣種的基本面和市場趨勢,不盲目跟風做空,通過技術分析、消息面分析等判斷價格下跌概率;三是嚴格控制倉位,設置合理的止損點位,將風險控制在自身可承受范圍內。只有充分了解做空規則、正視風險并做好應對策略,才能在數字貨幣做空交易中更理性地決策。
1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