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界網 6 月 26 日訊,在全球經濟局勢復雜多變的當下,摩根大通于周三發布的年中經濟展望報告猶如一記警鐘,引發廣泛關注。報告中,摩根大通明確警告,美國近期推行的關稅政策極有可能引發滯脹危機,使美國經濟陷入經濟緩慢增長與高通脹并存的艱難困境。
摩根大通在報告中指出,2025 年下半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高達 40%。該行將 2025 年美國 GDP 增長預期從原本的 2% 大幅下調至 1.3%。這一顯著調整,主要源于市場對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日益增長的擔憂。自今年四月美國宣布實施廣泛的新關稅以來,其影響正逐步顯現,一方面推動物價持續攀升,另一方面嚴重阻礙商業活動的正常開展。
“關稅上調所帶來的滯脹效應,是我們下調今年 GDP 增長預期的關鍵因素。” 摩根大通在報告中直言不諱,“并且,我們依然認為美國經濟衰退風險處于高位?!?滯脹,這種曾在 20 世紀 70 年代經濟危機中出現過的棘手經濟現象,如今再度成為威脅美國經濟穩定的潛在危機。當經濟增長乏力與高通貨膨脹同時出現,失業率也隨之上升,形成一種傳統政策工具難以有效應對的復雜經濟局面。
此次摩根大通的警告,正值金融市場對特朗普政府宣布的關稅政策做出劇烈反應之時。這些旨在保護美國本土產業的關稅措施,雖出發點看似美好,但在實際運行中,卻極有可能大幅增加美國消費者與企業的成本負擔。早在今年 4 月,關稅協議宣布后,美國國債收益率便急劇飆升,市場價格也隨之大幅調整。摩根大通數據顯示,當時兩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一度上漲至 3.8%,10 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則逼近 4.3%。盡管后續市場有所波動,但摩根大通預計,到今年年底,利率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基于此,該行將兩年期國債收益率目標調整至 3.5%,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目標設定為 4.35%。
然而,摩根大通同時發出風險預警,鑒于美國財政可持續性問題日益突出,加之外國買家、美聯儲以及商業銀行對美國國債的興趣逐漸減弱,期限溢價(即投資者持有較長期債券所要求獲得的額外收益率)可能會上升 40 至 50 個基點。在利率調整方面,盡管部分投資者押注美聯儲會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啟降息通道,但摩根大通持更為謹慎的態度。該行認為,由于 “粘性通脹” 的存在,而關稅正是導致通脹居高不下的關鍵因素之一,美聯儲或許要到 12 月才會邁出降息的步伐,并且后續可能開啟一個持續至 2026 年春季、幅度為 100 個基點的降息周期。當然,如果美國經濟降溫幅度超出預期,美聯儲則可能不得不采取更為激進的措施來穩定經濟,但就目前形勢而言,摩根大通判斷美聯儲將采取更為漸進的調整策略。
在全球經濟格局中,摩根大通對美元前景持悲觀態度。該行分析認為,若外國經濟體在利好政策的推動下,經濟表現超越美國,美元將面臨巨大壓力。此外,美國目前表現出的保護主義傾向,甚至可能走向孤立主義的舉措,也會對美元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形成沖擊,進而影響其國內經濟擴張。摩根大通預計,這種經濟發展的差異將推動外幣,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貨幣的升值,同時降低外國投資者對美國國債等資產的需求。當前,美國債務市場規模龐大,隨著中國、日本以及全球銀行等主要購買者逐漸減少對美國國債的持有,美國債務市場的支撐難度將進一步加大。
不過,并非所有消息都令人沮喪。摩根大通對美國股市依然保持樂觀態度。該行認為,強勁的消費者支出、科技股良好的盈利表現以及投資者持續的需求,將有力推動美國股市上行。只要不出現重大地緣政治動蕩或政策嚴重失誤,由科技和人工智能驅動的經濟增長將為股市提供堅實支撐。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