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大陸(比特大陸)在美國什么時間上市” 是加密行業長期關注的問題,但截至 2025 年 10 月,這家全球頂級礦機廠商尚未登陸美國資本市場,且暫無明確上市時間表。其上市進程的停滯,既源于早期 IPO 折戟的歷史遺留問題,也受制于加密行業監管環境與自身業務調整的雙重挑戰,與比特幣挖礦高能耗引發的行業爭議形成深層關聯。
比特大陸曾距離上市最近的一次嘗試發生在 2018 年。當年 6 月,其向香港聯交所遞交招股書,計劃通過 IPO 募資數十億美元,當時若成功上市,后續或推進美股二次上市。但三個月后,公司突然宣布終止 IPO 計劃。核心原因包括內外雙重壓力:外部受比特幣價格暴跌影響,礦機價格從 6499 美元跌至 649 美元,跌幅達 90%,導致公司營收大幅縮水;內部則因創始人股權之爭、比特幣現金硬分叉引發的信任危機,以及 AI 芯片業務布局遇阻等問題,引發投資機構質疑。此次折戟后,比特大陸暫未重啟公開上市進程。
美國監管環境的不確定性,成為比特大陸赴美上市的關鍵障礙。2025 年 4 月美國 SEC 發布的加密資產監管指引明確要求,擬上市企業需詳細披露業務模式、技術風險、監管合規性等信息,尤其需說明與加密資產相關的盈利邏輯和法律定性。比特大陸的核心收入來自比特幣礦機銷售,而比特幣挖礦的高能耗爭議(如 2023 年全球挖礦年用電量達 67 至 240 太瓦時)使其面臨 “環保合規” 的額外審查。此外,SEC 對加密企業的嚴厲監管態度,也讓比特大陸需承擔更高的信息披露成本與上市失敗風險。

盡管未上市,比特大陸仍在通過業務升級積蓄上市潛力。2025 年推出的旗艦礦機螞蟻 S21+,以 16.5J/T 的超低能耗比優化能源效率,試圖回應環保爭議。這款設備算力達 216T,靜態回本周期可縮至半年,推動公司在全球礦機市場的份額維持在 70% 以上,為營收穩定性提供支撐。同時,公司逐步降低對單一礦機業務的依賴,探索礦場托管、算力服務等多元化營收,這些調整均為滿足上市對 “業務可持續性” 的要求。
行業參照顯示,加密相關企業赴美上市路徑仍存可能性。2025 年 5 月,兩家與比特幣相關的公司通過與 SPAC 合并登陸納斯達克,其中 “美國比特幣” 公司還獲得特朗普家族關聯資本支持。這種 “曲線上市” 模式或為比特大陸提供參考,但需解決核心的監管合規問題 —— 尤其是如何證明礦機業務與比特幣高能耗爭議的切割,以及應對 SEC 對加密資產相關業務的定性審查。
綜上,比特大陸暫無明確赴美上市時間,其進程取決于監管政策松綁、自身業務轉型成效及加密市場周期波動。短期內,公司更聚焦于通過技術創新鞏固行業地位,為潛在的上市計劃鋪墊基礎。
1
收藏














